最新消息
原舊址:新界葵涌葵豐街1-15號(盈業工業大廈)16樓14室
將於2024/10中旬遷移至
香港九龍新蒲崗大有街2-4號(旺景工業大廈)12樓G室
https://maps.app.goo.gl/MZnnz4yCzfRcDCKy5 太極拳界流傳著一個故事,當年祖師楊露禪,教了吳全佑功夫,是為吳家太極之始。後來楊露禪告老回鄉,吳全佑尾隨不舍,楊便下轎對他說:「我對天發誓,全部功夫都已教你,沒有一招留起,總之你記著,『圈內打人,圈外推人』便是。
姑且不論此故事的真假,但「圈內打人,圈外推人」這句話是很有意思的一句。首先我們得知道圈在那裡?圈的大小為何?
基本上來說,太極圈指的就是太極球體,其範圍是從丹田開始,透過筋膜的傳遞開展到最大的範圍為太極球體範圍,也就是太極圈的範圍。這個範圍內太極拳從胯傳導的各種勁都能完整呈現。
但這是有點抽象的,在太極球體未完整之時,我們就要在外形可視的狀況下,先確認好圈的大小及範圍。在練拳的時候,拳架就不能過圈,過圈了,則稱之為拳架散了。圈在那裡?依步幅而不同,基本上就是二腳腳尖連線為直徑,畫一圓形,再從這個圓形直筒而上把自己包起來的範圍,這個就是練拳架時的太極圈範圍。所以這個圈的大小依練拳步幅大小而有不同。也就是說,步幅不同,手能伸出的長短也是不同。
在練拳的時候,指尖盡量不過圈,最大範圍的極限是腕不過圈。整個拳架保持沉肩墜肘、手不動,丹田盡量撐開,這時候基本上,手是扶著圈在運行的。如果一練拳手就過圈,就稱為拳架散了,結構破了。但為了不過圈而縮著手打拳也是不對,是拳架扁了,沒有開展。這就是一個難題,盡量開展卻不能過圈,這並不容易,但這就叫做拳架結構要求。我一直談結構的重要性,但結構是什麼,拳架開展而不出圈就是首要的拳架結構要求。
當知道了圈的內在範圍,那什麼是圈外呢?太極圈之外都屬於圈外嗎?並非如此。圈外的範圍在當手腕在圈邊之時,手腕到手指的範圍是為圈外。當手伸過圈外邊緣的則結構破裂,也易為對方所借勁,只要指不過圈外,則對方就無法借勁了。
當對方在我圈內內,則可發短勁擊之;當對方在我圈外內,則只能發長勁將其推出。極限就在圈外邊緣,到了邊緣則結構保持不追擊,等待對方入圈,對方如果想要攻擊我,則必入我圈外內或甚至到我圈內內。
太極拳是近身的武術,嚴格要求自己的拳架結構在圈之內,則球體內部空間才有可能進一步形成,如果練拳不在意,或是為了美姿而隨意出圈,終究一輩子就是練個太極操而已。
台南·鍾文淵
一日,學生分享其練拳心得,問說現在練拳輕飄飄的,非常舒服,是不是代表他已經鬆了呢?
我答:能夠練拳輕飄飄的非常舒服,的確是鬆的一種表現。但是我們練拳不是只著重在鬆而已,結構才是基礎。沒有結構,鬆只是浮雲。
鬆和結構有著相當密切的關係,如果鬆配上了不正確的結構,練拳不但練不出功夫還會傷了自己。有很多公園太極天天講鬆很開心,但卻沒有注意結構的正確性,最常見的就會是傷了膝蓋。
只有鬆配上正確的結構時才會有練拳的效果,但初期十年之內,鬆配上正確的結構,練拳是十分辛苦的,因為結構正確再加上鬆,對於筋膜會有很強的拉拔效果,所以初期是酸痛辛苦的,唯有透過這樣高強度的練習,我們的筋膜才能強化,當筋膜強化就會進一步拉動骨架結構而達到易筋換骨之效,當拳架從流動進一步要入空時,這種輕飄飄的感覺才會出來,才能真正悠遊於天地之間。
如果一開始幾年練拳就有輕飄飄的感覺,很多時候並不是透過了嚴格訓練而成,反而常常是求鬆卻棄結構而成,簡單來說就是有鬆而無結構,這時候的鬆其實是散,散的感覺也是輕飄飄,這種鬆散而舒服的練拳就純粹只是自我感覺良好,沒有什麼實質效果。練久了,感覺良好,大談太極,輕輕摸手,談談小勁其樂融融,但不容否認的是真正要實戰了,卻一無所用。這也是太極拳為人所詬病之處,久而久之,物極必反,現在變成猛力發勁的太極拳興盛起來,這二個好像太極拳的二個極端一樣。
鬆配上不正確的結構會受傷,鬆而無結構會散亂,唯有鬆配上正確的結構才能真正鍛練出太極拳的功夫,但初期的練習是十分辛苦的,至少要十年的時間來變化骨骼,之後才能進一步進入舒展悠遊的境界。所以練拳不是要一味的追求舒服及輕飄飄空的感覺,而是要嚴格執行結構的正確穩定下的鬆沉。
台南.鍾文淵
借勁不同於接勁。接勁是接受對方的力量為我所用,前題是要吃到對方的勁;而借勁則是不受對方的勁,純粹只是轉換作用而已。嚴格來說借勁才是太極拳的方法之一,而接勁則是屬格體對抗,其手法則不限於太極拳中存在。
借勁的本質上是不受對方之力,我們只當作一個介質,對方的力量透過我們身體的轉換而回到他自己的身上。舉例來說,水中有一浮球,如果用手去推球,則球自然旋轉而使施力者的手偏折或是失重滑開。水並沒有施力或是意念,單純只是施力者的力量透過球的轉動而變化,此時球所做的就是借勁;又或對方推我拉我,我方不受其力,反而則借其力的方向還之。推則引其失重;拉則順勢發出。
借勁還勁之法有直線、球形之分。直線比較單純,而球形有大球、小球之分,大球是透過丹田的球來返還,左來右還,右來左還;小球則可以以胯球還之或肩球還之,或接觸點球還之;接觸點的球從拳頭大小的球還之愈運作愈小至真正的點還之,這些都是依程度而有不同的進程。
借勁接觸點的依接觸點的重量,亦有骨、肉、皮、毛重量之分,也是依程度而有不同。碰到骨才還,對方會感受還返的壓力,到了毛肉就還,對方就會莫明所以,處處受制了。
借勁本身就是一種介質作用,本體並不受力,要做到借勁之法,有幾個基本條件:
一、結構要穩定,最好能做到球形結構的穩定,才不會對方勁來格體就破裂,格體破裂就只能對抗,無法借勁了。而未達球形結構的較為方形的結構就只能做接勁還勁或是直線的借勁運作。
二、返還的重量要一致:如對方推到了骨頭重量,則返回就是骨頭重量,二者要一致,不可重來輕還或是輕來重還。
三、身體放鬆,沾黏要做好:鬆是基本的條件,而沾黏則要時時注意不丟不頂,接觸點重量時時保持一致,就好像和對方合成一體了,則其施力自然能返還彼身。
四、意識上放鬆:借勁純然是身體的自然運作,不可摻雜太多的意念,意念太多則運轉不見得如意---如對方的意。對方之所以會被借勁使其力返其身是因為對方無所察知,如果我們本體意念太重,則對方易察知而閃避,沒有一個人願意被借勁的,只有借在彼不知不覺;只有借在彼自以為得逞之下才行。
雖一句借勁之法,但其包含了聽勁、球形結構、流動而至於空的概念運作,其實並不容易。比之接勁,借勁才是真正具有太極味道的推手方法。
台南.鍾文淵
一日,上課中講解楊式太極拳的核心是開合,核心就是一個拳架的靈魂,不論在練何種拳架,一定要知道其靈魂所在,不然練得就是空拳。
一位學生突然發問:老師,開合是楊式太極拳的核心,那鬆呢?難道鬆不是太極拳的核心思想嗎?
我答: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我們一直強調練太極拳中鬆的重要性,練拳時,時時刻刻都要端正骨架,然後全身放鬆。所以鬆是一個方法、一個法門、一個路徑,而開合則是目標,我們是透過鬆的方法來得到開合的能力。
就比如鬆是車子而開合則是目的地,我們透過車子到達目的地,所以是要使用鬆的方法,注意從鬆中體會了什麼,而不是只在意鬆。
在學習的過程中,結構是個法門,鬆是一個法門。常常很多學習者只在意鬆,以為鬆就是目標,就好像以為車子就是目的地,那就只坐在車子上而已終究無法到達目的地。所以一味講鬆就容易忽略了其他的法門,只是鬆終究到不了開合之門。
這就牽扯出一個嚴肅的問題:「對鬆的懷疑」。因為許多人執著於鬆卻練不出太極拳的功夫,鬆變成太極拳人心中的痛,有許多人根本不相信鬆可以練出功夫,所以那些拚命發勁的太極拳就會吸引目光了。
太極拳的功夫在於開合而不是鬆,鬆只是一個法門而已,我們要注意的是鬆帶給身體的感受及變化,而不是只注意鬆而已。
台南·鍾文淵
高雄有一位學生自幼習武,歷五十餘載。舉凡詠春、跆拳、柔道、螳螂拳、八極拳、太極拳無一不涉,均師從名門,喜擅散手。
六年前經介紹來高雄交流後,留下來學習太極拳。但有整整四年的日子,該學員並不積極練習太極拳而是在上課時不斷思考如何用他的拳術來和我散手。試手完不行,就邊上思考,想完之後再來試手。
但不論他招式如何變化,總是晚我一步,這樣的試手日子整整有四年,直至他用八極的「靠」和我太極的「靠」做一試手之後才真正心服口服的認真下來學太極拳。(「靠」的故事有機會再說)
一日,這位學員和我討論,問:「為什麼他用了這麼多武術的這麼多應用手法對太極拳都沒有用呢?太極拳也有這麼多應用手法嗎?」
我答:「太極拳其實沒有什麼固定手法,而是學習將自身的肌、筋、骨融合,再進一步和周遭空間的融合。和對手交手時,也是依對方的變化來進行融合而產生應對的變化,所以太極拳學習的是一種身體應用法則,不是各種手法。所以太極拳沒有手法卻能應付各種武術的手法。」
我再繼續解釋:可以說,你學習的各種武術的各種手法是一種「有為法」,有為法就是練習和記憶各種應敵手法技巧。假設學習了一百種手法,那應敵時就在這一百種手法中找最熟練最合適的招式來應用,如果對方的手法超過了這一百種可應付範圍,則技窮。於是乎,就會愈想學習更多更全面的技巧法才行。
其實這符合人性的執著行為,愈有愈想有,無止盡的追求沒個了頭,但生命有限,而招式無窮。
而太極拳學習的是一種融合自身及融合對方的能力,不論對方使用什麼招式,均可依其招式變化出應對招式且總是快了一步。學習的是一種法則而不是無窮招式。所以稱此法則為「無為法」。
是故有言:「有為則有所不為,無為則無所不為。」
台南 ·鍾文淵
一日,有位學生和我對話。
生:老師,我覺得練拳很累,常常要練拳之時,心裡就會產生排斥的感覺。
我:是那裡很累呢?
生:就覺得練完很累,雖然練完很舒服,但練的過程很累,不像老師說得很舒服。所以每次要練習的時候就會有排斥的心。
我:這麼辛苦還練習,表示你真的喜歡太極拳了。
生:我是真的喜歡太極拳,我要如何才能享受練拳時的快樂呢?現在我練拳一點都不享受。
我:就像健身一樣,揮汗練習非常辛苦,就是為了有一個健美身體的目標才能堅持。你現在的累還能堅持,就是為了能夠練出太極拳的功夫了。
生:難道就只能咬牙堅持練習嗎?
我:其實在練習或是推手中的不舒服都是來自於「對抗」。
我:在練拳的時候,可能結構不夠正,導致於肌肉仍在用力;可能想練出功夫的意念太重,導致內在的僵硬,但不論如何,就是身心的不放鬆而產生對外在環境的對抗,覺得累就是因為如此。
任何的拳術都是為了練出功夫,才要咬牙練習,而太極拳恰巧相反,咬牙練習反而很難練出真正太極的高級功夫。必須要能端正結構、全然放鬆、讓身體流動全然融合於水中進而融合於空氣之中。
沒有任何的對抗就沒有任何的不舒服,練太極拳就是靜靜的流動而已,融合、流動是非常舒服的。不要有太多的意想、目標,就是流動。不要去求功夫,練出功夫的意念讓你產生肌肉的控制意識而產生對抗。練拳只需要注意身體的端正及內部的流動即可。
生:但是沒有想練出功夫?怎麼會練出功夫呢?
我:這種想法放在各種武術都是對的,但太極拳不能如此,太極拳必須統合內部所有筋膜骨骼,從流動進而開合,而開合的目的也就是與自然、與空氣做一融合,有我也無我。
練拳的不舒服來自於肌肉的對抗,推手的不舒服來自於和對方的對抗,如果一切能融合,就會舒服了。其實生活上很多的不舒服也是來自於對抗。人生和太極都是一種修練。
台南·鍾文淵
在推手的練習中,常見「接勁」之法,就是將對方的重量或力量導入我方腳底,形成一線,這個線可以稱為力線,當力線接上,就可以用後腳藉地之力來將對方發出。
舉例說,比如我要推一重物,如車子,當然不會站直後,只用手推,一定會弓步蹲下,先將車子重量和後腳底接上,然後藉地的反作用力才方便施力將車推動。
推手時,就很多人利用這個方法,首先接觸後,將對方重量或力量導入我腳底而入地下,然後藉地之力將對方發出,非常好用。於是乎,學此方法眾,由此推手法衍生出各種力學原理在太極的應用討論,甚或出書大談。所言理論不外乎藉地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槓桿原理等。
這種接勁之法,一方面可以將施力者根浮起,又可藉對方力穩定自身結構,再藉由作用力反作用力將對方發出,效果很好。所以到處都有練習或表演這種推法。而接勁之法就成了祕訣了。
當然這些物理原理並沒有錯,但事實上,就算沒學過太極的人也會推車的,喜歡這種接勁發勁法的人,可以嘗試弓步蹲下,雙手輕觸車子,然後把車子重量接到後腳底的地上,再用作用力與反作用力來推車子。
推手的狀況只是從推車死物變成人而已,所使用的方法大致相同,熟能生巧,愈接愈快。兩個練習這種接勁推手的人,就看誰比較快速把對方的勁接到腳下,就會佔優勢。
這種接勁推人之法極為廣泛流傳,雖然可以説是太極推法之一,但這種依身體本能就會推的方式,實在不需要花一輩子去研究,練一下就行了,層次也不高,也無再發展成更高階散手能力的機會。
能學會這種接勁法,佐以左右撥動對方之法;左來右還、右來左還之法;槓桿使用之法者,一般也就是高手,立足一隅矣。故多少有志太極之士終身沉浸於此,以為這就是太極的終極目標,但事實上,這些東西也只佔太極皮毛而已,沉浸於此而不跳脫出來,殊是可惜。
台南·鍾文淵
武術是依其需求而產生的,如果只有格鬥需求,只求短暫勝利的快感,而不顧內在身體的傷害,那的確去學習所謂的搏擊或是綜合格鬥技術會快些。只要年輕力壯,一二年密集強力的訓練就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但是,我們不能只看表面上的勇猛,其對身體的傷害將是巨大的,而這種容易產生的傷害也是眾所周知的。
太極拳並不是為格鬥而生的武技,相對的,太極拳是涵養本體的拳術,涵養本體必需要有長時間的鍛練才能生效,藉由端正結構,利用不同結構的變化來產生流動,長時間的鍛練下,慢慢改變體格,讓身體不但健壯,還能產生武術的效果。但武術效果並不是太極拳的主要目的。
至於太極拳能不能對抗這種綜合格鬥,答案是肯定的,經過長時間訓練的太極格體並不亞於這種只為格鬥而生存的武技,但任何對抗都是功力的問題,而不是武術種類的問題。
還有要思考的是,我們學武術難道是真的只為了上擂台逞一時威風嗎?只是為了一時假象的英雄式自我滿足嗎?我想,修練武術應有更深內涵的意義才是。
年輕人往往被那種外形勇猛,硬打硬進的武術所吸引而去練習,但這種強力武術練習對身體的傷害是明顯的,不出幾年終究是一身傷而回。
除非是要上擂台比賽,除非是要軍隊戰鬥、警察維護治安等,有這種迫切需要,那不顧身體的傷害而短時間速成就無可厚非,我們一般人實在沒有必要如此。
練習太極拳是在改變自身的格體,雖然花的時間很長,但是一則不會受傷,二則對身體健康十分有幫助,三則在長期的訓練下亦能有強大的戰鬥力,雖然時間要很長,但其回饋是十分值得的。
台南.鍾文淵
幾乎所有的功夫都在追求「有」。追求肌肉強健、學習各種攻守技巧,學習各種用法,一種武術學不夠,就多學幾種,務求得到最多的技術及方法來應用。人生之中,追求「有」是一種習性。但太極拳追求的卻是「無」,不用力、自然、虛靜。
「有」是生活、是習性;「無」則是一種修練。
人生總被教育積極生活及追求,所以追求功夫很自然的心態,不斷的追求增加「有」的數量,容易神耗。太極拳追求的是「無」,不要用力,一切自然流動,練習之中就是守神而不散。如果真要說太極有什麼,其實只是神識守住身、心的端正而已,其他的就是身與心的自然流動而已,由外流動到內流動而到靜流動。
但「有」易懂,「無」難解。而「有」能用一定來自於「無」。 執著於「有」是本性,敢於放棄「有」而入「無」則需要頓悟,能在寧靜中自我觀照。
或問,那如何在「無」中習得功夫呢?本來就沒有功夫,只是對於外在狀況而自然生成的一種對應狀態而已。
台南.鍾文淵
在我的書裡,一直都有提到現在流行的推手,已經是類角力,類摔跤而非太極真正的推手。我稱這些推手模式為推手遊戲。
什麼是遊戲,就是在一定規則下,比出勝負,娛樂效果比較多,實際應用效果比較小。這種類角力推手就屬於這種。訓練力量、訓練技巧,真的要說訓練出了什麼功夫,可能接近角力,完全沒有太極味道,真的實際要應用,也只能近身去抱、推、摔。
但沉浸在這些推手遊戲的人,真的以為自己是在練太極推手的,真的以為這樣練出的就是太極功夫的。
前幾天就碰到了這樣的人,據言曾獲推手冠軍,破百公斤的體重。當然接手我就破其結構而將其發出,連續七、八次。交流後,我試圖改變其推手觀念。和其交談,
我:其實你這種推手只能稱為推手遊戲,並非真正太極推手。
他:是啦!不用學習太極拳也可以練這種推手的。
我:為什麼叫推手遊戲呢?因為練了這個,真的要實戰了,比如碰到搏擊、散手的人,你也只能進身去推對方,但這有什麼用呢?
他:可是我可以化開對方的力量然後推他啊!
我:但這有什麼用呢?你只能推開對方,但對方是要攻擊你的。
他:我也學過跆拳道啊!我可以用跆拳對付他。
我默然了。
台南.鍾文淵
召開”發起人暨第一次籌備會議”,在發起人會議中推舉
鍾文淵、王崇安、李榮烘、陳一鳳、陳昱達、陳亮甫、羅川原等七人為籌備委員,並選出鍾文淵先生為主任委員,秘書會計陳一鳳,進行籌備會相關事宜。 內政部正式回函台內社團字第1090041816號同意籌組申請。 完成所有發起人之連署,並向內政部正式提出籌組申請。 縱橫太極總會(籌) 正式公開招募會員,會中決定於109年10月11日於台南市東區裕農路878號舉行成立大會。